-
电话:13651883190电话:021-60733761
-
微信:guituyun02
-
QQ:3601103688QQ:3601103688
-
邮箱:admin@gtucloud.com

近日,上海市第三届BIM技术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在 上海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中心官网公示,由上海逸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广科技)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十四号线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22标封浜车辆段荣获项目案例(市政类)提名奖。
上海市第三届技术创新大赛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上海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中心共同举办。旨在更好地展现各企业BIM技术应用的成果、弘扬BIM技术创新精神、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BIM技术应用创新成果、进一步提升全市BIM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能力。
项目概况
封浜车辆段位于上海嘉定区封浜片区,曹安公路南侧,封浜河西侧,沪杭铁路东侧,G2 京沪高速北侧合围的地块内。车辆段地块南北长约 1700m,东西宽约420m。本工程车辆段占地面积 32.77ha,河道改移带征面积6.86ha,绿化、市政道路改建带征面积 2.09ha。总占地面积100245.24m²,总建筑面积120295.72m²。
项目难点
△ 工程建设属于综合性质施工,涉及工种复杂,施工组织进度计划排期难。
△ 作业面复杂,各个专业交叉作业,施工资源利用难以合理分配,使工期安排困难。
△ 车辆段项目主要是地铁维修公共区域,厂区大,施工资源利用有限。
△ 大型屋架吊装模拟,张拉技术,预制吊装方案。
BIM应用
BIM技术应用流程
BIM技术应用点
管线综合
通过BIM 管线综合深化是在施工前, 将各专业管线进行合理排布,通过方案的对比,最终选择经济、合理、美观的方案。
碰撞检测
通过建模软件搭建三维模型检测单专业碰撞问题,同时通过分析软件发现各个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
预留洞口
把BIM机电模型与土建模型整合,发现管道穿结构处缺少预埋套管,在施工前期发现此类问题,反馈设计进行核实变更。
复杂节点可视化分析
通过BIM 管线综合深化是在施工前, 将各专业管线进行合理排布,通过方案的对比,最终选择经济、合理、美观的方案。
综合支吊架的计算与应用
通过建模软件搭建三维模型检测单专业碰撞问题,同时通过分析软件发现各个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
预大跨度预制屋架吊装洞口
把BIM机电模型与土建模型整合,发现管道穿结构处缺少预埋套管,在施工前期发现此类问题,反馈设计进行核实变更。
智能管理应用
可视化项目协同
通过BIM协同平台实现项目资料管理、文档管理、可视化协同、任务协同等,使模型能够轻量化展示,实现高效项目协同,提升项目沟通效率,减少沟通成本。
资料管理:利用平台实现资料分类管理,可在线多方浏览查看,方便资料查阅,可在线沟通协调。
版本管理:解决模型或者文件版本过多,管理混乱,版本切换不便,查找困难的难题。
可视化:在线浏览各类工程文件、模型,提高信息解读效率;模型(文件)各方分享、在线浏览审核,问题批注并发起任务解决。
任务协同:利用协同平台实现项目任务分配,审批,问题记录,流程审批,提升沟通效率。
智慧工地应用
工人现场分布:依据工人的工种情况,设置识别信标,对施工现场工人进行实时精确坐标定位,通过大屏显示工地人员分布情况;
人员轨迹回放:记录相关人员在任一地点工作时间等一系列信息,督促和落实重要巡查人员是否按时到点进行实地查看的工作;
区域定义:依据工地的实际布局情况,安装色谱工地区域识别信标,定义区域信息;
智能报警:对于工地危险区域,若有非授权人员进入,后台实时报警,并显示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身份,并将报警推送给巡查